“硒+”帶來新希望——于都縣發展富硒產業去九宮格講座拓寬增收路徑_中國網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贛南古村。1934年10月,紅一軍團跨過于都河后到達的“第一站”就是潭頭村,這里也作為紅軍長征途舞蹈場地中的重要站點而被載入史冊。
由于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這個擁有深厚革命歷史淵源的古村曾長期深陷貧困。脫貧戶孫觀發回憶:“收入全靠種地,‘半年澇來半年旱’是常事,忙忙碌碌一年下來也沒多少收成。”但他話鋒一轉,“現在家里不僅有務工收入、民宿租金,還有入股分紅,算下來一年有20多萬元,老百姓的腰板都挺起來了。”
如今,潭頭村已從貧困陰霾中走出,村集體經濟從10年前的不足5萬元增長到現在320多萬元。談及這場“華麗的轉身”,村黨總支書記劉連云打開了話匣:“2015年以前村里搞產業走了不少彎路,嘗試養魚,一場大雨魚跑了大半;試種草莓,技術跟不上,品相和口感都不好。”
直到中國地質調查局等相關部門到潭頭村調研,確定這里的土壤中富含“硒元素”,非常適合種辣椒、茄子、絲瓜等“長茬菜”,這頓時讓劉連云覺得有種“守著金飯碗卻在討飯吃”的感覺,村里發展也終于到了“撥云見日”的時候。
2019年,于都縣成立富硒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從種植端、加工端、銷售端等全產業鏈環節入手,探索富硒產業的發展路徑。在縣級層面的幫助、支持下,潭頭村的富硒蔬菜、富硒水稻等產業轟轟烈烈地搞起來了。
目前,潭頭村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對傳統水稻產業進行提升,聯合部分周邊村建起了5000多畝富硒水稻種植基地,其中4000多畝再承包給村民種植。
“合作社建了育秧工廠、農事服務中心,為種植戶提供專業化‘保姆式’服務,種植成本降低了20%,大米價格卻有顯著提升。”劉連云介紹。
在梓山鎮的“于都硒博館”,貼有富硒標簽的大米被擺放在醒目位置,梓山鎮便民中心主任肖桂花介紹:“目前市場上見證普通大米賣3塊一斤,梓山鎮的富硒大米15塊一斤還供不應求,村民們看到農產品升級了,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
對于富硒蔬菜產業,潭頭村則引入龍頭企業,實行“黨總支+龍頭企業+農戶”的模式,為村民們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由合作社承包給企業經營。”劉連云說,“如果村民選擇到蔬菜基地務工,一天還有薪金80~100元。”
“我的工作就是修枝、安排車輛運輸蔬菜。”潭頭村脫貧戶葉偉萍告訴記者,她的家里有6口人,丈夫去世后就獨自挑起家庭重擔,“在蔬菜基地里務工,每個月收入3600元,不僅收入穩定還可以兼顧家里老小。”據了解,潭頭村的富硒蔬菜基地內已有200多名務工村民。
“這兩年因為紅色旅游熱度不斷升溫,村‘兩委’又牽頭成立了旅游開發公司,吸納村民入股合作經營,瑜伽教室開發富硒餐飲、采摘瓜果、打造紅色參觀路線等特色項目,每年接待游客約60萬人次。”劉連1對1教學云說。
潭頭村是一個講座縮影。于都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志福介紹:“我們依托‘硒+’戰略,建設富硒品牌,強化科技支撐,帶動農工融分享合、農旅融合、農商融合,不斷完善農業全產業鏈。”
截至2023年末,全縣累計建成1個萬畝富硒蔬菜產業園,4個千畝富硒蔬菜基地,已建立富硒水稻示范基地3萬畝、富硒臍橙示范基地1萬畝、富硒茶葉示范基地1000畝,認證富硒產品181個。
同時,于都縣還通過富硒產時租會議業聯農帶農增收致富。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基地及園區務工等方式,帶動農戶穩定增收,5830戶農戶通過發展富硒產業增收致富,人均增收1700余元,并提供了1萬多個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