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九宮格會議室徐揚生:融匯創新自主培養為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創造經驗_中國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當前,高校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踐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初心使命,一方面需要深刻認識教育、科技、人教學場地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真正領會統籌推進教育強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科技強國戰略的科學內涵;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住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責任、戰略路徑選擇,大膽探索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切實發揮好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促成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應對當前及長遠的挑戰,要讓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成為助力人才自主培養與科技自立自強、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展、助力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路徑和發力點。

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支撐

歷史地看,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長期由西方國家主導。自1088年博洛尼亞大學的成立,到19世紀中期柏林大學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高等教育重鎮,再到20世紀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崛起,歐美始終把握并占據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地位,向世界輸送優秀人才。

自1847年我國第1位留學生容閎赴美留學至今,留學大潮在中華大地已綿延近200年。改革開放以來,大批年輕學子到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廣大留學歸國人員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積極推動國家教育、科技、經濟與國際接軌和交往,為中國參與全球化和創新全球治理貢獻了重要力量。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著重強調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視教育為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特別重視把辦好高等教育擺在歷史性的突出位置,戰略性部署推動高等教育高九宮格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不同地方多次強調發展教育的重大意義,部署了建設教育強國戰略,針對高等教育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任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明確指出:“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

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高度上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根本,基礎和先導靠教育,這對進一步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構建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和深化拔尖創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隨著中國日益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國家發展對于科學技術和人才知識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亟須培養大批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國際化高層次人才、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尤其在面對西方國家的打壓和遏制時,我們也前所未有地清醒認識到,國際化高層次人才長期靠別的國家培養是靠不住的,科學的“飯碗”要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上,只有自己著手自主培養,才能真正了解本國發展的難題,真正幫助國家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因此,立足本國國情,采取融匯創新的方式,自主培養國際化創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看得到、摸得著的成功路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下簡稱“港中大(深圳)”)的10年探索,為此磨出“一劍”,給出了示范。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融匯創新探索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成功路徑及經驗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為鼓勵引進外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在高等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2003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以下簡稱《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正式實施,自此10余所中外合辦大學相繼誕生,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開辟了新類型、新賽道。

2014年3月,港中大(深圳)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于2014年9月招收第1屆本科生。港中大(深圳)自誕生之日起,即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國際化辦學理念和優良學術傳統,沿襲完善的學術體系、評價體系及全人教育理念和書院制模式,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國際化高層次人才。港中大(深圳)堅定履行教育部批準設立時的文件要求,即作為“探索建設國家高水平大學的有益嘗試”“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程提供寶貴經驗”,主動肩負起國家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和綜合改革的光榮使命,矢志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辦學理念緊密結合國家和地區戰略需求

當前中國已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發展和民族偉大復興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改變過往國際化人才依賴外國培養的情況,探索立足本國、自主培養國際化高水平人才路徑,才能真正成為引領趨勢、占據核心優勢的“領跑者”,真正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把發展先機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

10年來,港中大(深圳)始終緊扣國家和地區發展戰略,踐行初心使命、勇擔重任,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經過10年探索發展,港中大(深圳)被香港歷任特首譽為“大灣區合作發展的最佳樣本”“踐行‘一國兩制’的成功范本”,辦學業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連續5年獲得軟科中外合辦大學排名第1名。

采用國際管理規則與標準辦學

自主培養國際化高層次人才,需要真正采用國際規則,辦成開放式的國際化大學。港中大(深圳)依據國家法規,充分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以及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引擎城市的區位優勢,實行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制機制。港中大(深圳)采用由理事會領導、校長具體負責的管理機制,理事會決策和部署學校發展方向和重大事項,支持校長依法自主辦學。理事會下設立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重要組織機構,全面規劃、決定及監督學校各項工作。港中大(深圳)管理高層始終秉持“一腔熱血、百年大學、千載品牌、萬世良心”的初心使命,積極借鑒國際一流大學的管理機制,采用與國際接軌的教材課程,面向世界全職引進一批具有在世界一流大學學習、執教或研究經歷的專家、學者,建立起國際化的師資和學科體系,全方位布局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采用靈活制度及薪酬體系招募全球一流師資

擁有國際一流師資是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為保證國際化優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令大學自主培養國際化人才有堅實的基礎保障,港中大(深圳)建立、實施并逐步完善一套完整的學術管理體系和人才評價系統,確保師資水平和學術質量能夠站在國際一流大學的前列。采用以國際同行學術評價為核心的人事制度,制定學術人員任命及晉升評審的制度、規定和流程,學術人員按終身序列、研究序列、教學序列三大序列劃分,通過“過九關”的聘任制(tenure-track system),嚴格規范人才遴選與職務晉升;采用“9+3”薪酬制度,即讓教授擁有3個月無薪自由支配的時間,增進與社會、產業的互動,從而加強教授本身科研的方向性和實踐性,也強化大學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發揮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主動“敞開大門”,鼓勵人才交流互動,推動知識技術迅速轉化運用,實小樹屋現大學與社會一起成長。

建校10年,港中大(深圳)以世界頂尖大學為標桿,面向全球延攬人才,已建設了1支650余人的世界頂尖學者隊伍,擁有諾貝爾獎得主5名,國內外院士逾40名,國家級人才逾百人,68名教授入選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教師隊伍中,4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432人,全部具有在國際一流高校執教經歷或科研經歷,不僅帶來了世界前沿的學科知識與體系,也帶來了開放包容的國際視野與學術文化。

瞄準產業需求建設新型交叉優勢學科

港中大(深圳)細致調研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需求,瞄準高峰、基礎、前沿、新興、交叉領域,布局一批戰略性急需的新型交叉學科。在辦學籌備階段及發展初期,采取了“突出重點、交叉融合、協同創新”的發展思路,致力于培養未來20年國家和區域社會所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小班教學港中大(深圳)現已設立7所學院、1所研究生院,開設28個本科專業、46個研究生項目,重點建設基礎科學、數據科學、經濟與管理、能源、醫學與健康科學、公共政策等六大學科領域。學校7個學科于2023年11月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全球排名前1%;計算機科學學科在2022年全球計算機科學排名(CS Rankings)居于國內高校第10位。

迄今為止,大學規劃建設的經濟金融、計算機數據科學、材料化學、生物醫學4個學科群已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其中,經濟金融學科目前有全職教授123人,全部從世界頂尖大學引進,學科的學術質量、論文和科研成果完全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的相關學科相媲美。計算機數據科學學科在5G通信網絡、人工智能、機器人、統計科學等領域建立了國家和地方23個重點實驗室,數據科學理學碩士在2023年被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 (QS)評為中國第1位,機器人學科在CS Ranking機器人領域連續10年被評為中國第1位。材料化學學科匯集了7位院士和數10位世界一流科學家,其中唐本忠院士被評為化學領域中國第1位、世界第5位的科學家,他在納米結構聚集發光材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榮獲2021 Nano Today Award 和 2023 Biomaterial Global Impact Award。生物醫學學科上,港中大(深圳)組建了3個以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的重點研究院,包括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科比爾卡創新藥物研究院和切哈諾沃精準再生醫學研究院,建立了首個具有世界級水平的生物信息數據庫。

港中大(深圳)推進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在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信息科學、未來智能網絡、生物信息學、新材料和能源科學、國際金融與物流、制藥和精準醫學等重點研究領域建成國家、省、市級和校企合作等高水平科研載體87個,其中諾貝爾獎、圖靈獎科學家實驗室4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平臺10個,建設總資金已超31億元。港中大(深圳)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形成“1+N”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通過“投資+孵化”“基金+基地”模式加強與創投機構的合作,與華為、京東、騰訊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校企聯合實驗室20余個,共同攜手攻關產業技術難題。

從無到有創建全方位的國際人才培養網絡

要想辦成國際一流大學,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港中大(深圳)將國際化作為核心發展策略,不斷探索擴大國際化辦學有效路徑,全方位營造國際化培養環境,從零開始構建國際合作網絡。早在創校第1年,港中大(深圳)就開創性地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哥本哈根商學院以“洲際班”的形式合作開展環球供應鏈與物流管理項目。目前,港中大(深圳)已與34個國家和地區的150所世界名校建立各類國際合作項共享會議室目256個。學生可以通過暑課、交換交流或本碩、本博連讀項目參與海外學習,超過60%的本科在校生中擁有境外學分學習經歷,居國內高校前列。通過本校與國際知名大學合作的“3+2”“4+1”“3.5+1.5”“3+1+X”等本碩連讀、本博連讀項目,許多學生可以自動進入世界名校攻讀研究生課程。80%的學生獲得本科畢業后繼續名校深造的機會,其中入讀世界排名前50位知名院校的學生占70%以上。2023年,港中大(深圳)更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推出“雙主修2+2”項目,學生可在深圳、香港兩地校園輪換上課、實習。2024年,港中大(深圳)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在亞洲唯一一所本碩連讀合作院校,兩校聯合推出的“3+2”直碩精英班受到學生和社會熱烈響應。

與此同時,港中大(深圳)采用國際化教學體系及教學質量評審機制,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引入境外具有先進性、通用性及價值觀正確性的原版教材,制定清晰的授課計劃、學生學習效果量化指標和評核標準。嚴格堅持學院、專業、課程三級制的外部評審制度,堅持教學質量為首、教育科研相結合的平衡學術體系。學校還實施因材施教,面向本科招生省份招收“諾貝爾班”學生,由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等國際頂尖導師團隊為學生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

建校10年,港中大時租空間(深圳)已培養了7屆本科、8屆碩士和4屆博士畢業生。畢業生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是畢業生首選就業區域。

通過學院與書院縱橫結合開展全人教育

港中大(深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全人教育,通過學院和書院縱橫結合,打破國別、地域、民族、學科、專業、年級等界限,讓學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共同生活、相互學習,成長為兼具中國文化傳統與國際視野、獨立思辨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制融合中西方教育制度,倡導求學與做人并駕齊驅、中西合璧,是“融合”教育的典范,在亞洲高校中享有盛譽。港中大(深圳)傳承香港中文大學60年來所堅持的書院制和全人教育理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育人機制和學生管理體制,將書院作為自主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平臺,從而更好地實現全人教育、通識教育。目前,港中大(深圳)已建有逸夫、學勤、思廷、祥波、道揚、厚含及第七書院共7所書院。各書院體系架構設施完備,擁有完善的組織管理架構,健全的舍監導師網絡,完備的功能空間設施及豐富的全人教育課堂,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有益身心的成長和生活環境,還從歸屬感、主人翁意識、創新和進取精神、多元化視角及社會責任感5個維度全方位鍛造,挖掘學生成長潛力,培養領導力和領袖氣質,與學院的專業教學、學術研究、專業課程相輔相成。學院“博文”和書院“約禮”共同托舉學生成長,是港中大(深圳)成為“融合”教育典范的鮮明特色。

打造“學思踐悟”校園育人文化環境

好的教育要把培養學生放在辦學的首位,一切服務于學生的成人成才。港中大(深圳)倡導“學生第一、教師第二、校長第三”,致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對自然、生活和美的創造性認知。港中大(深圳)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采取“學、思、踐、悟”的培養方式。港中大(深圳)采用香港中文大學享譽全球的通識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多類型的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相關課程與活動,學生畢業須修讀18學分的通識教育課程,堅持4年必修,目前港中大(深圳)共開設通識課124門,占所有課程比例為15.25%。學校通過各式各樣的通識課程,引導學生閱讀東西方經典人文與科學著作,結合豐富的學科講座與社會實踐,使學生對中華傳統、世界文明、中國國情與世界形勢能夠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充分發揮藝術育人作用,結合駐校藝術家項目、春山雅聚/大師講堂系列講座項目、校級音樂會(每年1屆)等,落實人文教育、藝術熏陶,強調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港中大(深圳)通過“學、思、踐、悟”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辨能力、想象力和創造精神、與人交往的能力,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學貫中西、會通古今、融合文理”的綜合型人才。

堅持家校聯手培養

港中大(深圳)獨樹一幟打造家長和學校通力合作的平臺,家長和學校站在學生培養的同一戰線上,注重家庭教育對學生視野、情商、獨立思辨能力的重大影響。學生家長也成了港中大(深圳)的一分子,通過家長第一課、家校委員會、家長大講堂、家長公眾號等一系列家校合作平臺參與學生培養。學校定期舉辦杰出貢獻家長評選予以表彰。2023小樹屋—2024年1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開始以來,“龍步天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10周年家校同行活動”受到眾多家長的熱烈響應,在全國23個省份、56個城市舉辦活動,參與人數近5 000人,他們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地標留下精彩瞬間,展現出“世界一流家長團隊”的獨特風采。

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人工智能時代,當前主要國家都將自主培養國際化創新型高層次人才的能力水平作為戰略任務,作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選擇。港中大(深圳)將堅持改革創新、持續為中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探索和積累經驗。

面向未來,繼續當好自主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先行者。自主培養國際化高層次人才,是中國融入世界發展、躋身國際舞臺中心的戰略選擇,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進程。港中大(深圳)堅定瞄準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服務經濟建設的導向,充分發揚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優勢,充分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和深港合作的體制機制優勢,充分利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區域優勢,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為粵港澳大灣區及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作出引領示范性探索,實現整體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跨越式大發展。

面向未來,始終勇當建設新興交叉學科的開拓者。堅持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需求,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抓住機遇、與時俱進、科學布局、突出重點,發展新型交叉學科,落實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學和港中大(深圳)三方簽署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補充協議》精神,瞄準國家重大任務重大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科學規劃布局學科科研載體,新建公共政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問題,深化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高端智庫。融合學科、人才與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動孕育在國際科技前沿有影響力的重大關鍵性成果,為國家相關領域的引領性技術創新和技術基礎積累貢獻力量。

面向未來,堅定當好高等教育國際交流的促進者。繼續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優勢,發揮香港特別行政區、國際化大學及民間機構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的橋梁紐帶作用,鞏固和發展深層次、寬領域、立體化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一方面,繼續拓展國際知名高校合作數量層次,深化和增加國際交流合作項目,開創國際交流與合作新局面。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新型國際教育合作模式。例如,通過建立“世界大學校長聯誼會”“國際教育交流基金會”“海外學者雙聘方式來華交流”等形式,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來華學習及工作交流,特別是擴大在國際學術合作及青年學者、留學生等交流,打造國際高等教育交流的重要驛站,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面向未來,繼續當好領袖型人才培養教育的踐行者。人文藝術教育不僅是專業教育的補充,也是新時代領袖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導向。在人工智能時代,尤其是ChatGPT誕生以后,人文情操、美學素養、創造力與社交力將是優秀人才區別于人工智能的競爭力所在。針對當下國家戰略發展需要和世界行業發展趨勢,我們要繼續完善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獨具自身特色的全人教育和書院制,加強非形式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情商、情感和勇氣,強調想象力與創造,強調溝通與領導能力及視野與胸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塑造德智體群美兼顧,具備家國情懷、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國際化創新型人才。

面向未來,堅定當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者。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服務國家和區域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大灣區高校之間的有機合作成為內地高校走向世界、接軌國際的重要途徑。在未來,港中大(深圳)將充分運用10年來國際化辦學取得的良好聲譽和有利條件,參與驅動國家層面高等教育戰略任務,從科研體系構建、人才引進評定政策、重大成果布局培育、科研環境優化等方面創新體制機制,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深度融合。重視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及時將前沿學術成果應用于實際,提升大學的驅動服務功能。

曾經十載奮斗創南國高等學府,志成百年大學育一流創新人才。港中大(深圳)將開啟新的十年征程,將一如既往銘記初心、肩負重任,主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成功探索自主培養國際化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中國方案。

(作者:徐揚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